第二章:伏牛山劫難與新生 (第2/10页)
極強的內斂罡勁,無懈可擊. 菩提金剛指 十二式 總訣:菩提非樹,明鏡非臺;金剛怒目,萬法不摧.內力渾圓,如意流轉;外邪不侵,我自巍然. 招式名稱 第一式: 菩提初種萬物起始,內力自丹田如種子萌芽,生機勃勃,奠定了渾圓如意的根基.指風溫和,可點xue療傷,亦可暗蘊後勁. 第二式: 明鏡止心若明鏡,氣息如止水.此式重在防禦,指勁佈於周身,形成無形氣罩,可反彈或卸開外來勁力與窺探. 第三式:金剛怒目 慈悲生霹靂,指力驟然爆發,至剛至猛,如金剛震怒,專破一切邪祟外道硬功,且勁力內聚,難以被吸蝕. 第四式:因緣業果指力蘊含奇異旋勁,如業力糾纏,一旦侵入敵體,能引動其自身內力反噬,種因得果,輪迴不息. 第五式:專破惑心之術與精神控制.一指點出,直斬妄念,能令修習迷魂,攝心類功法者心神受創,萬道森羅的"控心"之能對此式無效. 第六式;無相輪迴指力無影無形,卻蘊含生滅輪迴之意.中者如墜輪迴幻境,經脈氣息陷入混亂,外在表現爲動作遲滯,破綻百出. 第七式: 拈花一笑至高禪意,舉重若輕.凌空一拈,可化敵凌厲攻勢於無形,亦可隔空取物,妙用無窮.勁力含而不露,圓融至極. 第八式:天佛降魔 氣勢磅礴,如天佛臨世,指力覆蓋範圍極廣,用於羣戰或鎮壓兇頑,煌煌正氣,萬邪辟易. 第九式:真空寂滅於指尖凝練極致空無之力,點中之處,彷彿化爲絕對真空,不僅物質崩解,連能量(內力)亦被暫時湮滅. 第十式: 萬法歸宗融匯前九式之精要,指力可剛可柔,可快可慢,變化隨心,已達技之巔峯,堪稱天下指法之宗. 第十一式:菩提無樹身心與指法皆超越形式束縛,無招無式,隨心而發.指即是心,心即是道,已達"無招勝有招"之境. 第十二式:金剛涅槃最終奧義.將全部精氣神與畢生功力融於一指,追求超越生死的終極一擊.此招過後,施術者亦可能力竭,非生死關頭絕不輕用.寓意破而後立,如金剛涅槃重生. 三十六載雲煙過,故人相逢已滄桑 三十六年凌雲窟苦修,於蘇清晏而言,不過是彈指一瞬.當他再次踏出幽深洞窟,山外世界已悄然改換了春秋.後周太祖郭威登基,改元廣順,五代亂世依舊,但新的英雄已在烽火中嶄露頭角.江湖上,慕容龍城以其絕學"斗轉星移"名震天下,大理段思平的"六脈神劍"傳說流佈南疆,更有逍遙子,獨孤求敗等名號如雷貫耳.然而,這些喧囂的武林傳奇,絲毫未能擾動蘇清晏的心湖.他依舊是那個對名利淡泊的長生者,心中唯一的執念,便是尋回失散的妻女,哪怕只看一眼她們安好,也能了卻這半生顛沛最大的遺憾. 他一路風塵,多方打聽,足跡遍及中原,卻始終渺無音訊.懷着近乎渺茫的希望,他來到了江南姑蘇.就在此地,命運讓他邂逅了當世堪稱無敵的慕容龍城. 慕容龍城氣度恢弘,眉宇間自有睥睨天下的霸者氣概.他一眼便看出,眼前這位身着芒屩布衣的年輕人絕非等閒.蘇清晏雖衣着簡樸,難掩其挺拔身姿與俊朗容顏,尤其那雙深邃的眼眸,沉澱着一種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滄桑與威嚴,彷彿看盡了數百年的興衰.兩人一見如故,相談甚爲投緣,遂舉杯對酌,杯酒言歡. 酒意酣暢之際,英雄惜英雄,不免以武會友.二人尋一僻靜處擺開陣勢.這一場較量,已非尋常江湖比試.慕容龍城的"斗轉星移"神妙無方,足以令天下英雄折腰.然而,蘇清晏的"菩提金剛指"乃是他融匯三百年功力,痛徹感悟後所創,已臻武學至境.雙方激戰良久,最終,慕容龍城敗在了那蘊含金剛怒目之威,卻又渾圓如一,不懼挪移反彈的第三式"金剛怒目"之下. 慕容龍城收勢而立,心中震撼無以復加,由衷讚道:"小兄弟年紀輕輕,武功竟有如此通天造詣,慕容龍城佩服!"蘇清晏謙遜回禮:"慕容兄言重了,若非閣下相讓,在下豈能僥倖?若蒙不棄,你我結爲異姓兄弟如何?我願將這身指法心得,傾囊相授."慕容龍城聞言大喜,當下便與蘇清晏歃血爲盟,結爲金蘭.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