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觀藥孽長生狀元_第二章:伏牛山劫難與新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:伏牛山劫難與新生 (第6/10页)

地注視着這位外來者.石巖帶着他徑直去見族長與村中長老.面對長老們對外來者的不信任與盤問,石巖挺身而出,將兩人如何相識,如何在山中互相照應的經過和盤托出,並堅稱蘇清晏是他的結拜兄弟.經過一番並不輕鬆的溝通,長老們終於勉強同意蘇清晏留下,但條件是他需自行蓋房,且村人不會幫忙,並會在此期間密切觀察他的一舉一動.

    蘇清晏對此並無異議,隨石巖回到其家中,拜見嫂夫人.當石巖的妻子從內室走出時,蘇清晏的目光瞬間凝固,心神劇震!那眉眼,那身段,尤其是那豐腴挺拔的胸脯與渾圓飽滿的臀形,竟與他三百多年前在唐初時的結髮妻子,他師伯的女兒,有着八九分的相似!剎那間,無數塵封的記憶碎片洶湧而至,帶着甜蜜與錐心的痛楚.但他終究是活了數百年的蘇清晏,失神僅在一瞬,便立刻收斂了心緒,恢復如常.他心下明瞭,眼前婦人絕非故人,不過是造化弄人,皮囊相似罷了.那故人,早已化作歷史的塵埃,空留他無盡的思念.

    翌日,蘇清晏便開始動手建造自己的居所.他並未選擇村中常見的木構茅草,而是憑藉過往閱歷中學來的技藝,上山採石,決心建造一棟村裏人從未見過的堅固石屋.他親力親爲,選材,打磨,壘砌...耗時一個多月,一棟雖不華麗卻異常堅固,別具一格的石屋赫然落成.這棟房子立刻贏得了全村人的讚歎,尤其是年輕人,圍着石屋嘖嘖稱奇.

    此後,蘇清晏更以實際行動融入村莊.一次與石巖入山,二人合力與一頭兇猛的棕熊搏鬥,經過一番驚險的纏鬥,終將其擊殺.他們將數百斤的熊rou分與全村,蘇清晏更以精湛的手法將熊皮完整剝下,硝制後做成一條厚實溫暖的熊皮褥子,送給了石巖,感念其收留之情.

    經此"棕熊事件",村裏人對蘇清晏的態度明顯熱絡起來.石巖趁熱打鐵,提議舉辦一場全村熊rou宴.是夜,村中空地上篝火熊熊,大鍋內rou香四溢,男女老少圍坐一堂,歡聲笑語,氣氛熱烈.

    正當酒酣耳熱之際,石巖的妻子突然面色不佳,俯身乾嘔起來.旁人都以爲她染了風寒,催促石巖快帶她去瞧郎中.蘇清晏此時上前,對石巖道:"石大哥,我早年曾習醫術,略通脈理,若信得過,讓我爲嫂子一診如何?"

    石巖又驚又喜:"兄弟,你還有這本事?"

    蘇清晏微微一笑,探出三指,輕輕搭在婦人腕脈之上.片刻後,他收回手,對着滿臉關切的石巖與周遭漸漸安靜下來的村民,拱手笑道:"石大哥,恭喜!嫂子這是喜脈,你有後了!"

    此言一出,全場先是一靜,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與祝賀之聲!衆人紛紛舉碗向石巖敬酒,喜悅之情溢於言表.自此,村裏人不僅完全接納了蘇清晏,更因他身懷精湛醫術而格外敬重.他妙手回春,連一些困擾村民多年的癆病沉痾也被他逐一化解.久而久之,"蘇先生"成了村中不可或缺的一員,被視爲真正的自家人.

    光陰荏苒,如此平淡而充實的生活,一晃便是三年.蘇清晏白日裏或與石巖入山狩獵,或在家中爲村民診病,夜晚則獨坐石屋,靜參武學.這般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,與世無爭的日子,撫平了他因漫長生命和過往廝殺而略顯滄桑的心境.他第一次覺得,或許這般平淡,纔是他穿越數百年時光洪流後,最終尋覓的歸宿.

    邊村血火與生死託付

    北宋太宗至道末年,北境風雲漸起.遼騎屢犯河東,烽煙時傳.蘇清晏與石巖比鄰而居已十三載,情同手足.這些年間,石巖與妻子   林素娘又添一子,家庭美滿.然而,這份世外桃源般的寧靜,卻始終籠罩在邊患的陰影之下.石家村地處偏僻,距遼境不足四十公里,宛如狂濤中的一葉扁舟.

    蘇清晏曾數次向村中族長與長老痛陳利害,懇請舉村南遷,以避兵禍.然村民世代居此,宗族觀念根深蒂固,更篤信數百年來有神靈庇佑,總能逢凶化吉,對他的預警只當作危言聳聽.蘇清晏望着他們固執而虔誠的面容,深知言語已盡,無奈之餘,唯餘深深的憂慮.

    十三年的朝夕相處,蘇清晏與石巖一家早已血脈相連.他們一同入山狩獵,一同辨識藥草,分享着山林間的收穫與平靜.歲月在石巖身上留下了痕跡,剛過而立,鬢角已見微霜.而蘇清晏,儘管始終以蓬頭垢面,鬚髮覆面的形象示人,那濃密鬚髮之下的烏黑,卻終究引起了細心的村民竊竊私語.縱然醫術通神,豈能真的抗拒衰老?期間,族長熱心爲他張羅親事,皆被他以各種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