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第731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蜀道羊肠,弯弯曲曲,也不知通向何处。    法海手执锡杖,缓行其中。    灵台空明澄净,反照方圆数里之地,防备着那些随时可能暴起的凶险。    或许是那些“险恶”也知其软怕恶,法海虽是一身无边法力内敛,却也有丝丝佛韵禅意缭绕周身。    一般恶兽,寻常妖魔,避之唯恐不及,哪里敢近身?    一路行了十数里,都是毫无波澜,闲庭信步,如踏青一般。    行至一处,眼前豁然开朗。    这是一处山谷外,有一开阔空地。    其中竟早已有人,人还不少,竟有上百之数。    男男女女,少则十几岁,多则不过三十左右。    竟都是些年少之人,其中不少,脸上稚嫩未消。    在大蜀川这种恶地,遇上这么多人,本就不正常。    这些人还大都是些少年男女,而且一个个脸上带着兴奋、新奇之色。    像来踏青郊游似的,活脱脱就是他小时候集体秋游春游的景象……    法海仔细观察了这些人,从其穿着打扮来看,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。    一个个箭袖长靴,劲装劲服,携刀带剑,身上隐隐有浓烈如火的血气,显然是些江湖人物,而且修为不弱。    这般年纪,能有这等血气功力的,已经算得上是少年俊杰。    不是出自权贵家门,那就应该是江湖中的名门大派所出了。    不会这么巧,就是三山五宗的弟子吧?    毕竟能在这大蜀川中立足的门派不算多,能有如此数量众多的“年少俊杰”,除了三山五宗,还能有谁?    “诶?”    “那和尚!你来此作甚?”    法海正想着,那边的年少俊杰们已经发现了他。    一个少年朝他大声叫道。    来连连摆手:“快些回去!这里不是和尚来的地方!”    法海一头雾水,却也不可能因他一句话就回返。    旋即,便有几人朝他走来。    “和尚,你来这大蜀川作甚?”    为首一个男子当先发问。    此人约摸二三十,在这群少年俊杰中,也算是年长了。    长相俊逸,英气逼人,一身血气如烘炉,且隐隐有一股令法海也觉玄奥莫测的气机流转。    不仅在这些少年中是佼佼者,放到外头,同样年纪下,恐怕除了那些仙门天骄外,也是少有人能及。    只是此人俊逸不凡,眉宇间却隐有一丝孤高桀骜之意。    “阿弥陀佛,小僧修的是头陀法,行脚天下,偶至此间。”    法海神色未动,单手一礼,歉然道:“敢问几位居士,为何叫小僧离去?”    “可是此处乃是有主之地?”    “主倒是没有。”    那青年和其他几人闻言,都是神色微正,眉目间露出几分敬重之色。    概因法海说他修的是头陀法。    所谓头陀,指的是孑然一身,苦行天下。    头陀法,也是佛门禅法中最为清苦难行之法。    入佛门者,也不尽是心中向佛之人,反而大多数是为了吃一碗饱饭,还有不少,是为了消灾躲难,甚至是犯了命案之人。    但行头陀法之人,却绝对是真正佛门中人,不说高僧,至少也有一心向佛的。    至少,他们还没有见过、甚至没有听说过有行为不肖的头陀。    天下仙门鼎盛,真正的佛、道之流,还是很受人尊敬的。    青年眉宇间的桀骜微淡几分,语气也客气了不少,说道:“和尚,刚才他让你离去,并非有意赶你,只是前方有险恶,你一人行路,纵然本事不小,怕也是难脱杀身之祸。”    能孤身一人行脚天下,又能深入大蜀川中数十里,安然无事,绝不是寻常人。    青年虽无法看清法海的道行,却能感受到其身上的不凡。    却没有太过在意,在他看来,这和尚年纪与他差不多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